
新闻资讯
NEWS CENTER
横梁式链条炉排工作原理
发布时间:
2025-07-16
横梁式链条炉排是工业锅炉中常用的一种机械化燃烧设备,其工作原理围绕燃料的输送、燃烧过程的分段控制以及结构特点展开,具有燃烧效率较高、运行稳定的特点。以下从核心结构、工作流程及关键原理三方面详细说明:
一、核心结构与作用:
横梁式链条炉排的核心结构以横梁为承重基础,搭配链条、炉排片、传动机构等部件,形成连续运转的 “输送 - 燃烧” 平台:
横梁:通常由刚性强的型钢(如工字钢)制成,沿炉排宽度方向间隔排列,是炉排片的主要承重结构,确保炉排运行时的整体稳定性。
炉排片:铺设在横梁上,通过链条串联成连续的环形履带式结构,燃料(如煤)直接放置在炉排片上,随炉排移动。炉排片之间留有缝隙,用于通风(供给燃烧所需的空气)。
链条与传动机构:链条连接横梁,由电机通过减速装置驱动,带动整个炉排片缓慢连续移动,实现燃料的自动输送。
风室:炉排下方分隔成多个独立风室,可通过调节各风室的进风量,控制燃料不同燃烧阶段的供氧量。
二、工作流程:燃料的 “四段燃烧” 过程:
横梁式链条炉排的工作原理本质是燃料随炉排移动,在炉排上依次完成预热干燥、挥发分燃烧、焦炭燃烧和燃尽四个阶段,具体流程如下:
燃料供给与预热干燥(炉排前端)
原煤通过煤斗落到炉排前端(炉排起始位置),此时炉排缓慢向后移动。燃料在炉排前端接触到炉膛内的高温烟气(来自后方燃烧区),水分被蒸发,完成预热和干燥,为后续燃烧做准备。
挥发分燃烧(炉排中部前段)
随着炉排移动,干燥后的燃料进入高温区(炉膛温度可达 800-1000℃),燃料中的挥发分(如甲烷、氢气等)被点燃,开始剧烈燃烧,释放大量热量。此时需通过下方风室供给充足空气(一次风),支持挥发分充分燃烧。
焦炭燃烧(炉排中部后段)
挥发分燃烧后,剩余的固体焦炭继续在炉排上燃烧,这是燃料放热的主要阶段。由于焦炭燃烧速度较慢,需通过调节该区域风室的风量(加大供氧量),并借助炉膛高温维持燃烧,同时炉排片的缝隙确保空气均匀渗透到焦炭层。
燃尽与排渣(炉排末端)
燃烧接近结束时,燃料中的固定碳基本燃尽,剩余的灰渣随炉排移动至炉排末端,通过重力或拨渣装置落入炉渣斗,完成排渣。此时可减少该区域的供风量,避免过量空气带走热量。
三、关键原理:“移动 + 分区控制” 提升燃烧效率:
连续输送与机械化操作:炉排的连续移动实现了燃料供给、燃烧、排渣的自动化,无需人工频繁拨火,适合连续稳定运行的工业锅炉(如蒸汽锅炉、热水锅炉)。
分区配风与燃烧调控:通过风室的分段送风,根据燃料不同燃烧阶段的需氧量精准调节风量(例如:干燥段少风、燃烧段多风、燃尽段控风),减少热量损失,提升燃烧效率。
结构稳定性保障:横梁的刚性支撑使炉排能承受较厚的燃料层(通常为 100-150mm),且运行时不易变形,适合燃烧颗粒度较均匀的煤种(如烟煤)。
总结:
横梁式链条炉排通过 “炉排连续移动输送燃料 + 分段配风控制燃烧阶段” 的原理,实现了燃料从预热到燃尽的自动化、高效化燃烧,广泛应用于工业供热、发电等领域。其核心优势在于运行稳定、燃烧效率较高,且便于与锅炉的受热面(如水冷壁、过热器)配合,充分利用燃烧热量。
相关资讯
2024-04-01
2024-03-07
2024-02-15
图片新闻